3個貧困鄉(鎮)、23個貧困村、10700名貧困群眾……這些沉甸甸的數據,對于西疇縣來說,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西疇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挺紀在前,將監督執紀問責重心下沉到基層一線,采取多項措施,助力脫貧攻堅。
督查組實地查看千之刺繡文化園區項目建設情況
結對幫扶不馬虎。縣紀委監察局49名干部與法斗鄉新箐村71戶建檔立卡戶結了“窮親戚”,進村入戶詳細了解結對幫扶貧困戶的家庭人口、勞動力、孩子就學、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等情況,逐一分析致貧原因,制定脫貧計劃,根據結對貧困戶實際,采取產業扶持、異地搬遷、教育幫扶、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截止目前,共投入扶貧資金20萬元用于掛鉤村委會和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分紅;協調幫助貧困戶發展養豬31頭、養牛30頭、養雞910只,改造廄舍8戶160平方米;改造危房33戶1824平方米、建設入戶路5戶105米、解決貸款36戶、民政兜底25戶;實施技能培訓32人。
督查組聽取惠農項目實施單位情況匯報
精準監督不缺位。脫貧攻堅,關鍵在精準。延伸監督觸角,持續加大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力度,整合縣委政府督查室、縣扶貧開發局等部門力量,采取聯合督查、專項紀律檢查、隨機抽查、巡察等形式,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拉網式監督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督促責任鄉(鎮)和部門迅速整改到位,倒逼責任落實;對扶貧項目的申報及實施、資金的使用進行全程監督,確保資金用在脫貧攻堅刀刃上;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落實扶持對象、扶貧項目、資金安排等公示制度,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以來,公示村級信息400余期,發現和督促整改問題26個。
督查組查看教育項目建設情況
深挖線索不放過。開辟脫貧攻堅領域信訪舉報“綠色通道”,建立紀檢監察機關和扶貧、財政、審計等部門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和問題線索工作臺帳,實行快查快辦,逐項對帳銷號。今年共受理扶貧領域信訪問題7件,已辦結4件。
召開貧情分析會
通報曝光不含糊。堅持對脫貧攻堅領域立案查處和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紀違規人員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讓心存僥幸的違紀者不僅“挨板子”、還要“丟面子”。今年來先后提醒談話14人次、約談6人次,問責1個鄉(鎮)、11名干部,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9人。通過加大通報曝光力度,促使各級干部自覺增強紀律意識,贏得群眾對反腐敗工作的積極支持,強化了“不敢腐”的震懾氛圍。
走訪貧困戶
嚴肅查處不手軟。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確保每分“救命錢”“造血錢”真正用在貧困群眾身上。今年來,針對脫貧攻堅領域立案查處5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人。(王昌沙)